6万人掉进一个坑
6万人掉进一个坑
最近大家都被同一件事刷了屏。
中行的原油宝事件。
这个事发酵了几天了,我也一直在关注。
还是很发人深省的,我觉得,赶今天可以给大家盘盘。
一
上周二我们写到,美国的WTI5月原油期货价格,突然跌到了负40美元/桶。
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这种事情。
本来大伙只是隔岸观火。
结果第二天发现——
爱玛!烧的是自己家房子。
有大批中国人在中行买了一个叫原油宝的产品,投资了WTI5月原油期货。
这-37.63美元/桶的奇葩价格,正好被他们给撞了个正着。
本来是奔着抄底去的,结果不但把钱亏光了——
还倒欠别人一大笔。
闻所未闻,见所未见。
具体损失了多少呢?中行官方目前还没有披露,但财新的报道说:
中行的这一次亏损不低于90亿,波及到的客户有6万余人。
这事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大家都指责中行,先是把一个复杂的期货衍生产品,卖给了大批的普通人。
风险级别设置的明显不合理。
银行理财风险共分5级,R1-R5,原油宝投资的是期货合约,风险很高,却定位成了R3级别,也就是中等、平衡级
产品本身的设计也有问题,导致在极端情况下被空头精准狙杀。
成了一场灾难。
事后又没有大行的担当,想让客户自己承担全部损失,还以“上征信”来威胁。
——最新的情况是,在事情不断升温后,中行的表态软化多了。
说会“全力以赴维护客户利益,未来进展情况将适时沟通”
也暂时没有去扣客户账上剩下的钱。
但不管最后怎么处理,是中行兜底还是客户自担,这笔投资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:
血本无归。
二
这事真的要成为一个经典案例。
即使我们没有买中行原油宝,或者其他银行的纸原油。
也心有戚戚焉。
比如说,有买原油基金的小伙伴会很担心——
原油基金会不会,也跌成负数呢?
是不是,也会要倒贴人钱。
emmm...基本上,很难很难吧。
国内的原油基金分为两种:
一种是买油汽公司股票的基金,比如华宝油气、华安石油、诺安油气...
这种买股票的,最最严重的是上市公司全部都倒闭了、退市了。
价值跌为0
这是最最极端的情况了,不存在你买个股票,还要倒贴钱的情况。
另一类是直接投资原油期货的,像南方石油、嘉实原油、易方达石油这种,和油价直接挂钩。
现在我们大家都被市场教育了:
原来原油期货有这么大的损耗、摩擦成本。
还会跌到负数。
风险真的很高很高。
——确实原油基金是高风险投资哈,这个提醒过大家很多次,但这么极端的情况,还是让人很震撼...
但作为基金,分散投资是基本操作,不会all in 一个合约品种。
公募基金的钱,一般也不会100%的投资出去。
总会留一些现金来应对特殊情况。
所以不至于像原油宝这么惨。
那——
如果真的、真的“活久见”了,基金就是跌到负了,欠下一堆债。
怎么办?
我查到,《基金法》里有这么一条:
基金财产的债务由基金财产本身承担,基金份额持有人以其出资为限对基金财产的债务承担责任。
我理解也就是——最多亏光光吧~
不会让你倒贴钱。
三
除了原油,大家还比较关心——黄金。
毕竟都是商品投资。
黄金会不会也遇到,大幅波动,甚至跌到负值的情况呢?
买黄金会不会也要倒给人钱?
这个倒不用太担心。
黄金储存和运输的成本,没有原油那么的高。
我今天查了一下,黄金历史上一共只开采了不到20万吨吧。它密度又特别大。
将全球所有开采的黄金,堆成立方体,边长也就21米。
容易搬也容易存。
其实,黄金天然就是一种货币,可以说货币之王。
而且黄金的价格呢,从历史来看也比原油要平稳的多:
这是2000年以来,油价走势图——
这是2000年以来,黄金的价格走势图:
而且呢,对我们普通人来说,成熟的黄金投资渠道,要比原油多很多了。
国内投资原油渠道相对受限,只能:
1)买期货产品,及它的衍生品——风险高、产品复杂;
2)买油气公司股票——跟踪油价不那么准确,还要看公司经营水平;
而黄金呢,有这么多:
1)饰品
2)金条金币
3)现货、期货
4)ETF
5)QDII
6)银行纸黄金...
而且多数产品,都盯着现货价格。产品相对简单好理解。
从大妈到高手,完全可以做到各取所需。
有些产品玩腻了,还可以再换成金条,抱回家去。
安全感真的高多了呢~
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:越女事务所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- 上一篇:家庭资产最稳健的分配方式
- 下一篇:四笔奖金